19世纪美国作家桑顿·怀尔顿的剧作《我们的小镇》中曾描述:“一个平平常常、规规矩矩的小镇,也许是太普通了。但是我们的年轻人看起来对这儿还是满意的,从中学毕业的90%的年轻人都在这儿生活,即使是到外地上大学的年轻人毕业后也都回来了。”在大家心里,桑德兰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城,是什么吸引我漂洋过海来桑德兰租房生活?
在桑德兰租房生活,环境清幽、内心平和。绝大多数英美大学都是没有校门的,教学楼、宿舍区如群星散落的民宅,连著名的剑桥大学也没有固定的校园范围和校门——体现出历史悠久的众生平等观念。在桑德兰租房,有一处本科生宿舍区就取名为PRECINCT,即“围地”之意。除了宿舍区,更多的是校外学生公寓,一个个社区院落绿草如茵,院外即是一片片学生公寓,向阳的窗子上终日垂着白纱帘。学生公寓是一个个“微型联合国”,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门后的小世界里和平共处。
这个城市是传统的玻璃工业区,现在海边还设有一个很美丽的玻璃制品博物馆,离我就读的Media Center不远,闲时我常去品赏那些晶莹剔透的工艺品。不过,在英国经济发达城市的长长名单上,似乎找不到这个东北小城的大名。若在桑德兰幽静的学生公寓住宅区徜徉,经常会偶遇中国留学生。在桑德兰租房留学,除了不少大学的专业排名较靠前外,不外乎另外两个原因,一是学费相对便宜,二是此地生活费用较低。
在桑德兰租房,支撑着此地经济命脉半边江山的,是众多外国留学生可观的学费和生活支出;而形成这个地方灵魂骨子的,却是终老于斯的暮色夕照。许多中规中矩、清秀典雅、高傲内敛的老妇人,鬓边眉间飞着昔日金黄的光晕,手挽精美纸袋,款款行走于深巷旧宅。她们时常使我忆起英国古典文学名著中,一个个温雅又精明的老妪来。
即使雪天,也常可见双唇涂着一丝不苟的艳色口红,颈间系了五彩斑斓小纱巾,穿一袭单薄的鸽灰套裙的老太太。她们瘦弱的双臂各拎几只装满食品的厚塑料袋,吃力地顶风走上高高的大桥。这是重体力活,年轻人都吃不消。可老人们还得保持腰板的挺直,姿态更称得上弱柳扶风。习惯性的微笑维系着剔透玲珑的清冽芳香,似乎永远的好整以暇。
在桑德兰租房生活,虽身处偏远小城,仍要依靠本能顽强生存、自得其乐。